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始建于1952年,原名为北京苏联红十字医院,是新中国成立后,由党和政府建立的第一所大型综合性医院。建院初期,毛泽东、周恩来、刘少奇、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为医院亲笔题词,毛泽东主席题词“减少人民的疾病,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”。1957年3月,苏联政府将医院正式移交我国政府,周恩来总理来院参加了移交仪式。1970年,周总理亲自命名为“北京友谊医院”。

经过70年的发展,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已发展为集医疗、教学、科研、预防和保健为一体的北京市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,是首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,拥有北京临床医学研究所、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、北京市中西医结合研究所、北京市临床药学研究所和北京市卫生局泌尿外科研究所等5个研究机构。进入新时代,医院顺应首都发展变化,立足北京“四个中心”功能定位,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,服务非首都功能疏解,形成了西城院区、通州院区、顺义院区(在建)和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门诊部“三区一部”新发展格局,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。

医院现有职工4700人,其中研究生导师149人,高级专业技术人员740人,国家级和北京市级专业委员会主委、副主委及核心期刊主编、副主编84人。目前共开放床位2306张,年门诊量310万人次,年出院患者9.15万人次。医院是北京市首批基本医疗保险A类定点医疗机构,已开通门诊、住院异地医保持卡结算服务,也是全国最早承担干部保健及外宾医疗任务的医院之一。